分子人類學、語言學及各種其它 molecular anthropology, linguistics, etc.

0%

泰語音系、泰文拼寫總結

以下是我根據泰語拼寫和我的語言學知識,綜合我的漢藏、侗臺、梵、越南語知識對泰語音韻的一個總結。總結方法出來的和一般的泰語敎材挺不一樣的,但熟悉漢語音韻學的人應該一看就能懂。聲母分組按清濁那套,聲母轉寫按梵語轉寫,元音(韻)的標記因爲看不懂來源,暫時按越南語那套轉寫。歡迎大家糾錯、提出修改意見。

(說一下,爲什麼我寫“臺”(濁聲母字dai)而非“台”(次清聲母thai),因爲“臺”中古是濁聲母字,李方桂的《比較台語手冊》裏面泰語稱“暹羅語”,大概“台”就是“泰”。然而泰文的“泰”拼寫是ไทย(轉寫daiy),現代泰語清化送氣讀/tʰai̯˧˧/,我覺得表示僮侗語還是寫“臺”字好一些。)

這是泰語的字母表(聲母表):
圖1

泰文的輔音字母基本都是繼承自梵文的(黃色陰影),小部分是變體,也有的也許沒有梵文或巴利文來源。僅塞音字母按照發音方法就分成了5類,分別是內爆、清不送氣和3類清送氣。梵文、巴利文原始字母及借詞的清不送氣的บ p、ด t、ฎ ṭ在泰文就是第一行內爆(จ c、ก k沒內爆音),而漢語早期借詞的全清是第二行普通不送氣清音ป pp、ต tt(僅限聲母,韻尾仍寫作บ p、ด t,見後述)。聲母部位就是按梵語的5套(但捲舌和非捲舌的已經合併爲一類)以及喉音。然後還有表示清濁擦音的符号。所有全濁音全都清化了(但在聲調上有影響,見後),塞音清化成送氣音。ฃ x和ฅ ğ兩個字母在現代泰文中已經取消。輔音字母的筆順有個非常簡單的規律:一律從小圓圈開始。

我這裏面的轉寫基本上按梵文的。但這並不完全符合泰文創製時的泰語音系。按照梁敏、張均如的《民族語言學論稿》,臺語原有6類聲母:I. 先喉塞及喉塞音(把喉塞也放一起,是因爲在某些臺語裏調類分化和第II類不同);II. 普通不送氣清塞音(後面簡稱“普清”);III. 送氣清塞、塞擦音;IV. 清擦音及清鼻、邊音;V. 濁塞音和塞擦音;VI.濁鼻、邊、半元音。

對比字母表格,發現對應關係如下:第I類就是第1行內爆(複合輔音อย qy發音爲/j/但調類分化同全清);第II類就是第2行普清;第III類就是第3行送氣清音;第IV類的清擦音在字母表裏也是有的,而原始清鼻、邊音在泰文是用複合輔音表示的,包括หง hng、หน hn、หม hm、หย hy、หญ hñ、หว hw、หร hr、หล hl,發音已與相應的次濁聲母相同,但調類分化如次清聲母;第V類按漢語是全濁,對應字母表裏面兩行濁塞/塞擦音和一行擦音。其中兩行濁塞音發音完全相同,在泰語都是清化成送氣的,應該就是爲了寫梵巴語詞而全盤引入的;第VI類就是普通的鼻、邊、半元音了。

臺語和漢語一樣,也是先有了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個調類,而後再根據聲母的清濁來區分陰陽。但有一點與漢語不同:漢語通常是全清、次清的調類分化完全相同,而全濁、次濁經常不同(如全濁上聲普遍變同去聲,以及北京話入聲全濁歸陽平而次濁歸去聲),臺語的普遍情況是全濁、次濁調類分化相同,而全清、次清有區別,有時第I類“先喉塞”和第II類普清也有區別。按一般泰語課本,全清的兩組稱“中輔音”,次清的兩組稱“高輔音”,濁的兩組稱“低輔音”。泰文按拼法,處於平、上、去、入有區別而聲母未清化、陰陽調類不分的階段。

按照一般的侗臺語學界習慣,陰陽平、陰陽上、陰陽去、陰陽入依次標爲1-8調,奇數調爲陰調,偶數調爲陽調。則總體規律如下:

圖2

因爲入聲的調值可以歸併進相近的舒聲(類似於廣州話的7短、7長、8三個調可分別歸入1、5、6調),泰語一般只算是有5個調,即1——次清平,調值爲215(升調);2——全清平及陽平,調值爲332或33(中平);3——陰上、陽去及長陽入,調值爲51(降調)、4——陽上及短陽入,調值爲453或55(高調)、5——陰去及陰入,調值爲211或11(低調)。以上的聲調編号是按侗臺語傳統順序來的,如果是按一般的泰語課本,則分別是第5調(升調)、第1調(中平)、第3調(降調)、第4調(高調)、第2調(低調)。

剛說了,泰文處於平、上、去、入有區別而聲母未清化、陰陽調類不分的階段,上聲標◌้ (轉寫作x)、去聲標◌่(轉寫作h),而平、入聲不標。而依現代泰語,所有聲母都可以與5個現代調相配。那麼送氣輔音是從在古代兩類演化來的,第III類到現在有1, 3, 5調,第V類到現在有2, 4, 3調,就都能拼出來了。對於鼻音、邊音、半元音、擦音來說,同樣是第IV類有1, 3, 5調,第VI類有2, 4, 3調,也是齊的。但對於兩組中輔音(內爆及普清),因爲正常只能有2, 3, 5調,在需要拼出1、4調詞的時候(一些擬聲詞、變調詞和晚期借詞之類)就需要有另外的調号,即表示1調(升調)的◌๋(轉寫作+)和表示4調(高調)的◌๊(轉寫作^)。

另外,舒、入聲調是這麼劃分的:長元音開音節算舒聲,短元音開音節算短入聲(這種情況也有說是有/ʔ/韻尾的),所有/m n ŋ/尾音節算舒聲,長元音/p t k/尾算長入,短元音/p t k/算短入。短入都是4(高)、5(低)調,長入都是3(降)、5(低)調。

泰語輔音韻尾就是/m n ŋ p t k/這6個,入聲也跟漢語南方方言一樣,都是清且不除阻的。拼寫如下:
/m/ ม m, มิ mi
/n/ น n, ณ ṇ, ญ ñ, ร r, ล l, ฬ ḷ
/ŋ/ ง ng
/p/ บ p, ป pp, พ b, ภ bh
/t/ ด t, ต tt, ถ th, ท d, ธ dh, ฎ ṭ, ฏ ṭṭ, ฐ ṭh, ฑ ḍ, ฒ ḍh, จ c, ช j, ซ z, ศ ś, ษ ṣ, ส s,ติ tti, ตุ ttu,共18種
/k/ ก k,ข kh,ค g,ฆ gh

韻尾除了最常見的ม m、น n、ง ng、บ p、ด t、ก k是本族詞或漢借詞以外,其它的基本都是梵巴語等的借詞,規律是塞音歸同部位塞音,擦音、塞擦音歸/t/,邊音、顫音都歸/n/。ญ ñ在聲母歸/j/但在韻尾歸/n/。

泰文是印度系文字,理論上屬於元音附標文字(即短元音a不標,其它元音標符号),但實際上因爲泰語元音極多,且單獨出現拼短a輔音的音節也極少出現且也有附標(而作爲前置音節的短a很常見),也不用virāma的符号,所以其實已經是準alphabet文字而非abugida文字了。前置音節短a大體上是說,如果兩個輔音字母能構成一個複輔音就按複輔音來,例如ppr, ppl, kr, gr, kw, hm, hn, hl, qy等等幾個,而如果不能構成複輔音,則前面字母拼爲一個帶短弱a元音的前置音節。

泰語的元音系統很複雜,光單元音就有9對,各分長短,元音來源也我這裏就按越南語的字母來轉寫了。

圖3

其中虛點圓圈代表聲母所在位置。如果聲母不止一個字母,則元音左邊的部分放在所有輔音字母左邊,而上面、下面的部分及聲調符号在聲母右邊的字母上面。

表格裏面,如果某個元音有兩種拼法,則前面的表示開音節,後面的表示後接輔音的閉音節。比如開音節ka寫成กะ,而閉音節kap就寫成กับ。很多情況下,開音節都是加一個ะ表示短元音,而在閉音節時,就把ะ挪到聲母上面變成◌ั或者◌็。

泰語還有很多複元音,如表格:

圖4

所有複元音,不論二合還是三合元音都是前響複元音,沒有介音(介音ย y(只出現在อ q)或ว w算在複合輔音裏了,不算入韻母)。但如果按照元音開口度來看,還是能分成前開二合元音、後開二合元音和中開三合元音三類。即後開二合元音是ia, ưa, ua三個,這三個後面又能夠接輔音韻尾或-i, -w。前開二合元音有3個是基本的,也有專門的字母表示,是ai, aư, au三個。其餘的前開二合元音及所有3個三合元音都是由相應的單元音或後開二合元音加上-y或-w規則構成了。另外ไ◌ ai, ใ◌ aư, ◌ัย ay三個韻母的發音已經相同,都讀/ai̯/了。

另外,泰文也有表示梵語元音ṛ ṝ ḷ ḹ(這個ḷ的拉丁轉寫跟前面輔音裏巴利文的ḷ一樣了,但並不是一回事兒,那個是捲舌l)的符号,分別是ฤ ṛ /rɯ/、ฤา ṝ /rɯː/、ฦ ḷ /lɯ/、ฦๅ ḹ /lɯː/,本來後面兩個本來就很少出現,只有轉寫梵巴語的理論價值。還有anusvāra,就是◌ํา,轉寫爲aṃ吧,發音同◌ัม am,都是/am/。

舉幾個泰語數詞的例子:

圖5

(橋本萬太郎說:越南語固有詞能數到9999,万以上改用漢字詞;朝鮮語固有詞能數到99,百以上改用漢字詞;日本語固有詞能數到10,十一以上改用漢字詞;泰語固有詞能數到1,二以上改用漢字詞。)

還要吐槽一下泰文的Unicode:一般的印度系文字,不論印度文字還是藏文、緬文(說的是Padauk等遵循Unicode的字體,不是Zawgyi),Unicode順序都是按照發音順序來的,比如ति ti的編碼順序是先寫त ta再寫◌ि i。而泰文Unicode編碼是按書寫的左右來的,而且還有一些奇怪的疊壓規則,比如ต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้這樣的(一個個上聲符号就能依次往上疊)。這樣一個元音就能被聲母和聲調拆成3個部分,比如เกี้ยง kiangx這樣一個音節的Unicode字符順序是êê k i x y ng,其中表示ia這個複元音的是êê - i - y三塊兒。連遵循發音或轉寫順序的輸入法都很難設計。

參攷資料:


本文於2016-10-21發佈於本人新浪博客 https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65ddf790102wxbv.html ,但已無法訪問,故搬遷至github的雹。

Link
Plus
Share
Class
Send
Send
Pin